在第三代半导体(如SiC/GaN)功率器件的Die Attach(芯片贴装)工艺中,真空烘箱的除气作用对器件可靠性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界面热阻、机械强度及长期稳定性。以下是其作用机制、工艺优化及研究进展的深度解析:
一、除气的核心需求
问题根源:贴装材料(银浆、烧结银、导电胶等)在固化/烧结过程中会释放有机溶剂残留(如环氧树脂中的挥发性成分)、吸附气体(H₂O、O₂、N₂)、烧结银中的孔隙(尺寸微米级)。这些气体会在高温运行时膨胀,导致-分层(界面热阻升高,散热失效)、裂纹扩展(机械应力集中,器件断裂)。
真空烘箱的作用:通过真空环境(通常10⁻²~10⁻³ Pa)和梯度升温,强制排出材料内部气体;抑制气泡生成,实现致密化界面(孔隙率可降低至<1%)。
二、工艺关键参数与优化
1. 温度-真空度协同控制
低温阶段(50-100℃):高真空(10⁻³ Pa)去除吸附水和低沸点溶剂。
中温阶段(150-250℃):中等真空(10⁻² Pa)分解高分子有机物(如环氧树脂固化剂)。
高温阶段(>250℃,烧结银专用):低氧环境(Ar/H₂混合气体)防止银氧化,同时真空辅助孔隙坍塌。
典型工艺曲线

2. 材料适配性
纳米银烧结:真空除气后需快速升温至280℃以上,促进纳米颗粒扩散(避免长时间真空导致银表面钝化)。
导电胶:需控制真空抽速(过快会导致胶体起泡)。
3. 设备要求
快速抽真空能力(≤3分钟达到10⁻² Pa)。
温控精度(±1℃@250℃)。
防污染设计:无油干泵+钣金密封,避免碳氢污染。
三、学术研究与工业验证
界面孔隙率对比(实验数据):

(数据来源:《Vacuum-Assisted Sintering of Nano-Ag for SiC Die Attach》,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,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, 2022*)*
真空烘箱通过物理除气和化学抑制氧化,显著提升Die Attach界面的致密性与可靠性,尤其对高功率SiC/GaN器件不可或缺。未来研究方向将聚焦:多场耦合工艺(真空+压力+超声波辅助);AI驱动的参数优化(基于气排放预测模型);低成本真空方案(如微型涡旋泵替代机械增压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