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首页 > 公司动态 > 详情
【重大突破】真空烘箱助力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制备
2025-04-07

国产无氧化真空烘箱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(SiC)制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其通过无氧环境控制和精准温控技术,有效解决了SiC材料在高温处理中的氧化、杂质污染等问题,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和良率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


一、碳化硅(SiC)制备的痛点

高温氧化风险:SiC在高温(>800℃)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SiO₂,导致表面缺陷和电性能下降。

杂质敏感:微量水分或有机物残留会引入杂质,影响SiC晶体的纯度和器件可靠性。

工艺一致性要求高:半导体级SiC需严格控温(±1℃)和均匀加热,避免热应力开裂。

 


二、国产无氧化真空烘箱的核心优势

1. 无氧环境控制

高真空度(≤10⁻³ Pa)或惰性气体保护(如N₂Ar),彻底隔绝氧气,避免SiC氧化。

低露点设计(≤-40℃):有效去除水分,减少羟基(-OH)对SiC表面的污染。

2. 精准温控与均匀性

多区独立控温:采用PID算法,温度均匀性±0.5℃,避免SiC晶圆受热不均导致翘曲。

快速升降温(可选):部分国产设备支持10℃/min的速率,适应SiC外延生长前的快速预处理。

3. 材料兼容性

耐腐蚀腔体:不锈钢或石英内胆,耐受SiC制备中的腐蚀性气体(如HClH₂)。

防污染设计:无油真空泵(如干式螺杆泵)+ 高纯度密封材料,避免碳氢化合物污染。

4. 智能化与数据追溯

集成PLC控制系统,可记录温度、真空度曲线,符合半导体工艺的Traceability要求。



 

三、在SiC制备中的具体应用场景

  1. 衬底清洗后的干燥处理:碳化硅衬底在制备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洗,以去除表面的杂质、油污、颗粒等污染物。清洗后的衬底表面会残留水分,若水分未完全去除,在后续的高温处理或其他工艺步骤中可能会引起缺陷或污染。真空烘箱通过在低气压环境下对衬底进行加热,可以有效降低水的沸点,加速水分的蒸发,实现快速且彻底的干燥。这有助于保证衬底表面的洁净度,为后续的外延生长等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。

  2. 外延生长前的原料干燥:在化学气相沉积(CVD)等外延生长工艺中,使用的气态原料(如硅源、碳源等)和固态原料(如一些掺杂剂等)需要保持干燥,否则其中含有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杂质可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,导致外延层的质量下降,如出现杂质掺入不均匀、晶体结构缺陷等问题。真空烘箱可以对这些原料进行预处理,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杂质,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,从而提高外延生长的质量和成功率。

  3. 光刻胶干燥与固化处理:在碳化硅芯片制造的光刻工艺中,光刻胶的涂覆和干燥是关键步骤。光刻胶涂覆在碳化硅衬底表面后,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溶剂,使光刻胶具有合适的粘度和厚度。真空烘箱能够提供均匀的加热环境,使光刻胶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干燥,避免因溶剂残留导致的光刻图案变形或分辨率下降等问题。此外,在某些光刻胶的固化过程中,真空环境有助于提高固化的质量和均匀性,增强光刻胶与衬底之间的附着力。

  4. 去除工艺过程中的湿气和气体吸附:碳化硅制备过程中,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度的工艺环节,如芯片封装前的处理等,碳化硅器件或衬底表面可能会吸附空气中的湿气和气体分子,这些吸附物可能会在后续的高温、高压等环境下释放出来,对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。真空烘箱可以在真空和适当温度下对碳化硅样品进行处理,有效去除表面吸附的湿气和气体分子,保证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

  5. 退火处理辅助:在碳化硅制备的一些工艺步骤之后,如离子注入、外延生长等,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处理来修复晶体结构缺陷、激活掺杂剂等。真空烘箱可以作为退火处理的设备之一,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退火能够避免样品表面被氧化,同时提供更均匀的温度场,有助于提高退火效果,改善碳化硅材料的性能。



 

真空烘箱通过环境控制、温控精度和防污染设计,已成为SiC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关键设备。随着技术的迭代(如磁悬浮真空泵的应用),未来有望全面替代进口设备,助力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自主可控。